向希尧,男,教授,湖南津市人。中共党员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,教育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,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,厅局级奖励5项,出版专著1部,2019年入选陕西省高校“青年杰出人才”支持计划,2015年入选西安理工大学“优青”支持计划。
教育经历:
2016.12-2017.12 美国西密歇根大学Timothy Light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访学
2006.9-2010.12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,获管理学博士学位
2003.9-2006.6 郑州大学商学院,获管理学硕士学位
1999.9-2003.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,本科学习,获管理学学士学位
工作经历:
2021/01-至今,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,教授,研究生导师。
2014/11-2020/12,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,副教授,研究生导师。
2011/07-2014/10,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,讲师。
社会兼职:
1.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
2.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
3.陕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
4.陕西省软科学协会常务理事
5.西安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
6.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青年委员会委员
研究方向:
技术创新、知识转移与共享、技术知识网络
主讲课程:
本科生:劳动经济学
研究生:工程经济学
近几年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:
[1].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面向“技术-组织”颠覆的集群企业跨界创新能力递阶作用机理及对创新的影响(71972154),2020.01-2023.12,主持人
[2]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接近性对集群企业的群外知识连接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(71402137),2015.01-2017.12,主持人
[3].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“阶段演进下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跨界行为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”(19YJA630091),2019.01-2021.12,主持人.
[4]. 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重点项目“数字经济背景下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跨界研发能力提升研究”(22RKYJ0014),2022.09-2023.04,主持人
[5].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(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)“场域融合视角下陕西省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”(2024ZC-YBXM-170),2024.01-2024.12
[6].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(面上)“接近性视角下陕西省集群企业跨界行为有效性与绩效提升路径研究”(2019JM-235),2019.01.01-2020.12.31,主持人
[7].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“陕西省高技术集群跨界创新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”(2018S36),2018.10-2020.10,主持人
[8].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(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),陕西省创新型企业跨界创新路径与支撑机制研究 (2022KRM010),2022.03.01-2023.02.28,主持人
[9].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,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集群超本地协同创新治理机制及对策研究(20JZ073),2020.01.01-2022.12.31,主持人
[10].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创新网络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”(14YJC630143),2015.01-2017.12,主持人
[11]. 陕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多维接近性对陕西省高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(2014JQ9369),2014.06-2017.04,主持人
[12].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,陕西省高技术企业知识网络外向拓展模式研究-基于多维接近性的视角(16JK1522),2016.01-2017.12,主持人
近几年个人获奖和荣誉:
[1].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,三等奖,“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协调发展促进研究”,2021年4月,第二完成人,授奖单位:陕西省人民政府
[2]. 2019年,陕西省高校“青年杰出人才”支持计划
[3].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,二等奖:“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平衡增长的促进作用:微观机理与仿真实现”,2019年3月,第二完成人。授奖单位:陕西省教育厅
[4].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,二等奖:“企业科学研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
[5]. ”2019年3月,第四完成人。授奖单位:陕西省教育厅
[6].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,一等奖:“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”,2017年4月,第二完成人。授奖单位:陕西省教育厅
[7]. 西安市决策咨询奖,三等奖,科教人才对西安创新经济的支撑作用研究,2019年.3月,第二完成人,授奖单位: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
近几年发表的论文:
[1]. Xiyao Xiang, Hong Cai, Shui Lam, YunlongPei.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 Through co-inventors: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Chinese Assignees’ Patent data[J]. 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, 2013, 80(1): 161-174.(SSCI Q1区)
[2]. Xiyao Xiang, Wei-Chiao Huang, Does Distance Affect the Role of NonlocalSubsidiaries on Cluster Firms’ Innovation? An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BiotechnologyCluster Firms[J]. Sustainability 2019, 11(23), 25; (SSCI/SCI二区)
[3]. Meixia Wang, Xiyao Xiang,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’s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[C].2019 IER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physics,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(ICMMI 2019), 2019,124(3):292-293.(SCI)
[4]. Xiyao Xiang, Zhao Jiahan. The effect of social proximity on degree distribution of scale-free network[C], IAFSM Conference, 2018, 62:243-248.(CPCI-SSH)(WOS:000468227900037)
[5]. 3.向希尧,朱孟琪,杨怡乐.价值网络视角下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——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24,41(16):128-138.
[6]. 向希尧,裴云龙,非本地情境下社会接近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-技术接近性的调节效应[J],管理评论,2020,32(2):139-150.
[7]. 向希尧,裴云龙.集群企业非本地创新的空间束缚:接近性效应研究[J].科研管理,2021,42(09):71-78.
[8]. 向希尧, 薛伟贤, 赵家晗, 集群企业双层跨界连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[J].西安理工大学学报, 2019.35(3):382-387.
[9]. 向希尧,裴云龙,基于情境的多维接近性与知识流动[J], 管理学报, 2017, 14(4) :554-560.
[10]. 向希尧,裴云龙,技术接近性在跨国专利合作网络中的调节作用研究[J],管理科学,2015, 28(1):111-121.
[11]. 向希尧, 裴云龙, 地理接近性对跨国专利合作的影响-社会接近性的中介作用研究[J],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16, 37(4):17-24.
[12]. 肖瑶,向希尧,成泷.破坏事件对创新组织双元学习的影响研究[J].科学学研究,2019,37(08):1517-1528.
[13]. 肖瑶,党兴华,向希尧.基于文化异质性的创新网络治理选择研究[J].科研管理,2017,38(10):48-57.
[14]. 赵欣,张之光,向希尧. 专业虚拟社区研究综述与PVC知识创造模型构建[J].科研管理, 2018.39(11):132-145.
[15]. 刘岩,蔡虹,向希尧, 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对技术合作的影响——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[J], 系统管理学报,2016,25(2):203-210
[16]. 裴云龙, 郭菊娥, 向希尧. 企业研发人员合作网络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[J], 科学学研究, 2016,34(7):1054-1064.
近几年出版的学术专著:
[1]. 向希尧, 多维接近性对集群企业超本地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影响[M], 北京:经济管理出版社,2018
联系方式:
E-mail:xxy928215@163.com
办公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58号西安理工大学(曲江校区)教11-214